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能源工程系硕士研究生专业介绍
从2014年开始培养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及土木水利硕士研究生,2024年申请能源动力专业硕士点,并于同年开始招生;我系拥有河北省储能供热技术创新中心、可再生能源供热河北省工程研究中心等学科平台,实验室建筑面积6280㎡,设备总价值6800余万元,建有电锅炉水蓄热工程实验系统、电加热固体蓄热工程实验系统、风光发电储能系统及可再生能源虚拟仿真实验系统等实验平台,可为硕士研究生培养提供良好的条件。
081404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隶属于土木工程一级学科,是河北省重点发展学科。学科师资力量雄厚,结构合理。共有硕士研究生导师11人,教授5人,副教授6人,其中4人具有博士学位。本学科拥有河北省储能供热技术创新中心、可再生能源供热河北省工程研究中心等多个科研平台,实验室设备齐全,为硕士研究生培养提供了坚实基础。
本学科紧密围绕张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及后冬奥经济等重大战略机遇,积极与企业合作开展关键技术攻关。近三年,承担并完成国家级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12项、厅局级项目及横向课题30余项;发表SCI/EI检索论文29篇,获授权发明专利16项,参编国家标准1项。科研成果荣获河北省科技进步奖1项、河北省建设行业科技进步奖6项。
研究方向:①供热系统运行技术研究;②室内人工环境技术研究;③冷热源技术研究。
0858能源动力
能源动力学科硕士点于2024年获批设立,2025年开始面向全国招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本学科致力于培养具备清洁能源高效利用、新型储能技术研发和用能过程智能控制等系统化能力的高层次人才。
学科师资力量雄厚,队伍结构合理。现有硕士研究生导师14人,教授8人,副教授6人,其中7人具有博士学位。学科拥有河北省储能供热技术创新中心、可再生能源供热河北省工程研究中心等高水平科研平台,实验室总面积达6280㎡,设备总价值超过6800万元,建有电锅炉水蓄热、电加热固体蓄热、分布式风光储及可再生能源虚拟仿真等先进实验系统,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提供坚实支撑。
本学科紧密围绕国家级张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及后冬奥经济等重大机遇,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近三年承担并完成国家级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12项、厅局级项目及横向课题30余项;发表SCI/EI论文29篇,授权发明专利16项,参编国家标准1项;获河北省科技进步奖1项,建设行业科技进步奖6项。
本学科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思想政治教育全面融入研究生培养全过程,着力培养能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工程管理的高级专业人才。毕业生可在能源电力、储能装备、工业节能等领域的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或政府部门从事研发、设计、管理及咨询等工作。
研究方向:①清洁能源利用技术;②新型储能技术;③用能过程控制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