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服务国家能源战略 助力绿色低碳转型

     发布日期:2025-03-08         字号:[ ]

能源工程系自2019年5月成立以来,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组织路线与教育方针,坚守 “立德树人” 使命,通过强化党建引领、推进专业改革、加强学科建设、深化思政教育等举措,推进各项事业稳步发展,为国家能源事业积极贡献力量。

党建引领筑牢发展根基。能源工程系党总支始终将党的政治建设置于首位,扎实开展各次主题教育、学习教育,严格执行 “第一议题” 制度,紧密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近年来,邀请专家开展专题讲座 21 次,组织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 55 次,举办 5 期专题学习培训班,并制定、修订 60 余项管理制度,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动力。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 “两个责任”,发挥好政治功能,近年来,分别召开党总支会与党政联席会 50 次和 55 次,精心谋划重点工作。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推进铸魂强师工程,确保意识形态安全稳定。

专业建设成果丰硕。积极响应国家能源战略,紧扣张家口 “国家级可再生能源示范区” 建设契机,全力打造能源类专业特色。2019 年全面修订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与教学大纲,提升人才培养质量。2020 年申报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并于次年获批招生,同年优化恢复城市管理专业招生。2021 年成功举办 “京津冀教育质量提升论坛暨专业建设研讨会”,邀请专家论证培养方案。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建设成效明显,2022 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3、2024 连续两年被评为河北省普通高校应用型转型示范专业建设点,2024 年通过住建部本科专业评估(认证)(6年有效期)。

教学改革稳步推进。2019 年提出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三个专业 “大类招生、分流培养、夯实基础、强化实践” 的人才培养模式,2020 年正式实施。同年,为优化基层教学组织,整合课程资源与教师队伍,建立课程组及负责人制度,成立 “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测控技术基础” 四个课程组,有力促进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

校企合作深度融合。能源工程系一直注重校企资源共用共建共享,5年来,共与9家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共建两个省级平台和两个市级平台,开展 “订单式” 新能源人才培养项目,共建氢能应用技术研发及检测实验室,建设河北省储能供热技术创新中心、可再生能源供热河北省工程研究中心和固体储能供热技术研发基地,助力张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建设,为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撑。

80F9B


  学科建设成绩斐然。2019 年,河北省省级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践基地通过验收并成为省级示范性基地。依托可再生能源供热河北省工程研究中心申报的发改委项目获批 1360 万元资助,同时企业投资 300 万元共建的固体储能技术重点实验室开工建设,为学科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科研项目成果丰硕。2020 年获批河北省科技厅指令性项目等多个科研项目。2021 年获批 2 项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徐峰副教授和张玉瑾老师牵头项目分别获 70 万元和 60 万元资助。2023 年可再生能源供热科普基地获批省级基地,并与企业合作完成多项实验平台建设。2024 年实现重大突破,获批能源动力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授权点,新增 5 项科研项目,到账经费 246.7 万元,完成 2 项项目验收或鉴定,科研实力显著增强。

  立德树人扎实推进。构建 “三全育人” 与 “五育” 并举的融合育人体系,将思政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建立 “三位一体” 育人制度,5 年累计开展 150 余场思政教育活动,组织 500 余人次学生参与科普基地活动,强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能源领域人才。

  学风建设成效显著。多措并举加强学风建设,建立任课教师治课、辅导员查课、教学督导组成员听课、系领导带头巡课四级联动机制,规范课堂秩序,落实课堂降 “三率” 要求;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注重榜样培树,5 年 1500 余人次参与志愿服务,选树 35 个先进班集体和 103 位朋辈榜样,营造浓厚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积极进取。

  就业服务保障有力。高度重视学生就业工作,完善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体系,积极开展书记校长访企拓岗活动,深挖校友企业岗位资源。自 2020 年起,一次就业率逐年攀升,连续 4 年位居全校前三,荣获校级先进就业集体称号,2021 年和 2023 年还荣获先进征兵集体称号,为学生就业提供坚实保障。


回顾过去,能源工程系在党建引领下在多方面成绩斐然。展望未来,系部将持续深化党建引领,创新党业融合机制,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和科研平台建设投入。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生态,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与科研创新能力,以更加坚定的步伐为国家能源事业发展贡献力量,践行教育初心与能源使命,勇攀新的高峰,在新时代能源教育领域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为培养高素质能源专业人才、推动能源行业技术进步不懈努力。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链接符号 快速链接:
电话 联系电话:0313-4187742/4187745
邮箱 Email:hbjgxybgs@hebiace.edu.cn

版权所有:河北省张家口市桥东区朝阳西大街13号